adobe学习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影视资讯

包含曼谷肉宴的词条

adobe小编2022-11-16影视资讯119

↓百度网盘↓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llNLmtY2421wk0C1nL3roH6UAke

↑百度网盘↑

平安大华行业先锋(基金代码700001

《福布斯》东南亚富豪排行榜前10名

其中这些都是客家人和潮汕人(5苏宵明 6李成伟)

排名 名字 净资产(美元) 国籍 年龄 企业

1 郭鹤年(华裔) 53亿 马来西亚 82 郭氏集团

2 阿南达 51亿 马来西亚 67 明讯通讯公司

3 郭令明(华裔) 40亿 新加坡 64 丰隆集团

4 黄志祥(华裔) 32亿 新加坡 77 信和集团

5 苏旭明(华裔) 30亿 泰国 60 TCC集团

6 李成伟(华裔) 27亿 新加坡 74 华侨银行集团

7 林梧桐(华裔) 26亿 马来西亚 87 云顶高原赌场

8 郭令灿(华裔) 24亿 马来西亚 64 丰隆集团

8 黄祖耀(华裔) 24亿 新加坡 76 大华银行集团

10 黄惠忠(华裔) 23亿 印尼 64 Djarum香烟集团

一代接一代的华商成为东南亚的财富引擎。

上百年来,华商仿佛是永不知疲的发动机,为东南亚的繁荣起着关键作用。在9月发布的“《福布斯》东南亚富豪排行榜”中我们看到,上榜40人中有近30位华人,占据近3/4席位,而前十名中更是有九位都是华人。

他们中有郭鹤年这样影响东南亚经济走向的商界豪贾,也有他信这样推动亚洲和谐发展的政界精英;有陈永栽这样征战沙场多年的老企业家,也有林爱莲这样年轻有创造力的新晋后辈。

华商初期进入东南亚主流社会的道路极为艰辛,能长期留存并打入国际舞台的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各选择一位有代表性的华裔富豪传奇故事呈现给读者,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一方面缘于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和对历史机遇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也缘于严格家庭教育的熏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崛起,与中国血脉相联、语言互通的东南亚华商也将有更大的舞台来表演。他们也是一支启发中国内地企业更快、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商业社会的力量。

Robert Kuok

郭鹤年

东南亚首富

年龄:82岁

企业:郭氏集团董事长

财富:53亿美元

华裔背景:

郭鹤年祖籍中国福建福州。父亲郭钦鉴1909年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白手起家。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郭鹤年继承了中国人刻苦耐劳、节俭简朴、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郭鹤年多次强调:“母亲对我今天的成就功劳甚大,也是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郭鹤年把投资重点放到了故土中国,同时热心公益,向“希望工程”捐赠5000万元。他曾表示:“我的心分成两瓣,一瓣是爱我生长的国家,一瓣是爱我父母生长的家乡。”

创富传奇:

从25岁开始创业到现在依然“退而不休”的郭鹤年,一手创建了一个集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保险、传媒一体的庞大商业王国,横跨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拥有香格里拉酒店和香港《南华早报》这些著名品牌。他被形容为最广为国际社会认识的马来西亚人。郭鹤年经历了上世纪商界所有的风云变幻,其间既有难得一见的发展契机,也有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对此,郭鹤年的看法是:“危机就是机会。一名生意人必须保持对时势的敏感与警觉。”

上世纪40年代后期正值二战后百废待兴的复原期。1948年郭鹤年自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不久后,便在新加坡创办了利克务公司,主要是经营轮船航运及一般商务,自此他与船务业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

上世纪60年代是狂飙突进的时期,郭鹤年把父亲时代留下来的糖贸易生意发扬光大,赢得了“亚洲糖王”的美誉。他看准时机,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种植甘蔗,并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1970年,他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及投资白糖期货。至此控制马来西亚80%的原糖市场,并在世界白糖市场占有10%的份额。

上世纪70年代是开疆拓土的时期。从1971年开始,郭鹤年正式进军酒店业,投下一亿马币在新加坡设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之后,他更分别在不少国家的首都或大城市建立据点,从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济等一路延伸至中国内地。“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现在已成为国际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品牌。

上世纪80年代世界性经济不景,航运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货轮的货运量大减,使郭鹤年蒙受严重亏损。但80年代末投资中国的决定却为他创造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埋下了伏笔,他成为马来西亚企业进军中国内地的开路先锋,今日终得以分享最丰厚的回酬。15年来他累计投入了超过50亿美元,在北京投资建造最高档的写字楼国贸大厦、嘉里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并在中国内地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上世纪90年代是锦上添花的时期,郭鹤年将触角伸及传媒及影视业。他在香港的旗舰嘉里集团收购了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后又入主香港无线电视,使他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传媒大亨。

可以说,郭鹤年的成功之道是能捕捉到各个时代的经济增长热点,几乎每一个10年,郭鹤年都进军一个新的领域,不断地扩充他的商业帝国。郭鹤年过人的胆识、才能以及超强的判断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都使他成为了老一辈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Lucio Tan

陈永栽

菲律宾首富

年龄:71岁

企业:菲律宾联合2银行、菲律宾航空公司的董事长

财富:19亿美元

华裔背景:

陈永栽1934年出生于福建晋江,3岁跟着父母到菲律宾谋生。虽出身贫寒,但自幼秉承母训,喜爱钻研中华文化,从小就养成了学习中国诗词典籍的习惯,可以整篇背诵《孙子兵法》和《论语》,并常运用这一宝库中的哲理去处理面对的商业疑难,为他如今成为一名成功的儒商打下深厚的基础。目前中国内地是陈永栽的主要投资区域,分别集中在房产、金融、啤酒三大产业。他对海外华文教育倾注无数心血,近5年来,他已资助两千多名菲律宾华裔学生来华短期培训。

创富传奇:

陈永栽自小抱负非凡,立志自己创业。一边在烟厂当杂役,一边半工半读修完马尼拉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业后,20岁就牛刀初试创办了一家淀粉加工厂,这次尝试虽然失败,但他很快又站起来,借钱开办了一家化学制品公司,这后来成为陈永栽庞大事业的基石。

1964年,陈永栽创建福川卷烟厂,定位在受众广泛的中等香烟市场,并大胆把世界最先进的制烟生产流水线引进菲律宾。70年代末,福川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全菲最大的烟厂。从此,陈永栽把目光投向到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实业,凭着非凡的商业触觉和纵横捭阖的大手笔,建立起自己的烟草、啤酒、银行、航空、地产、炼油、旅游、建筑等产业王国,在东南亚、欧美、中国等地拥有百余家企业和物业,总资产近百亿美元。

陈永栽深谋远虑,敢于承担风险,善于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抓住商机。他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机会与风险同在,危机中蕴含无数商机。”1987年,香港回归谈判之际股市暴跌,不少香港工商界人士或观望或将资金转移到欧美。恰逢裕景花园地皮拍卖,陈永栽毫不犹豫斥资5亿港元投标中的,1994年,裕景花园价值已高达百亿港元,令商界同仁叹服。之后,他又相继在香港投资饭店、写字楼、商场、高级住宅、九龙城等项目,雪球越滚越大。

陈永栽个性豪爽,经常有出人意料的大决定。他常说:“人家不敢摸的老虎屁股我敢去摸。一件事不干则已,干必干好。”1995年,陈永栽收购连年亏损的菲律宾国有航空公司,他说,“菲航”代表菲律宾,不能垮,我要办好“菲航”,为菲律宾争光。此后陈永栽大刀阔斧地进行管理改革,注资40亿美元,陆续更新了40架飞机,并开辟了多条国际新航线,菲航终于从2000年开始扭亏为盈,陈永栽此举深受菲律宾人敬佩。

Olivia Lum

林爱莲

年龄:45岁

企业:新加坡凯发集团总裁

财富:2.4亿美元

华裔背景:

1961年生于马来西亚的林爱莲是个华裔孤儿,一位好心的华裔老妇人收养并用爱培养出热爱生活、坚强好学的她。直到今天,林爱莲仍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最大的开销,是在资助退休老人、儿童和教育方面的慈善事业。她领导的凯发集团也在不断推进中国内地资源型缺水城市的水资源再生项目。从最初让婆婆住上大房子单纯的愿望到如今推动“水资源再生”的宏景,齐家济世的华人企业家情结在林爱莲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创富传奇:

出身贫苦、富有远见、以2.4亿美元资产总额被《福布斯》评为东南亚第一女富豪……这一系列的关键词使林爱莲的故事迅速在全球华人圈子里被演绎成励志传奇。扭转逆境、把握机遇、刻苦专注成就了她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转机。

随着世界多个地区对水处理解决方案拥有的强劲需求,如今,林爱莲亲手构筑的“水处理”公司凯发(Hyflux)已成为新加坡最大的水处理公司之一,自2000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一直成为股市热捧股。其实,所有的成功,在林爱莲看来,全然是一次“远见”赌未来的孤注一掷。

半工半读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林爱莲进入当地一家荷兰药剂公司当药剂师,拿着优厚的薪水也有着可以预见的职业未来。工作3年后,眼光敏锐的林爱莲认定废水再生市场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毅然放弃了年薪4万美元的稳定工作,卖掉房子和汽车,以1.2万美元创立了以提供净化废水系统为主要业务的凯发集团。“我当时并没有什么商业计划,但我知道水是一个好生意。”或许是童年储蓄雨水的艰难记忆更坚定了她的行动决心。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3人,而当时在新加坡该行业有20家公司。为了突围,林爱莲决定专注于利用膜技术的废水净化。她亲自骑着摩托车,顶着炎炎烈日,奔波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挨家挨户、逐个工厂推销自己公司的过滤器和水处理柔化剂。

1992年,林爱莲意识到公司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以谋求发展,凭借自身作为华裔的背景和出色的中文,她聪明地开始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当时,包括大学读书时候的导师的10位朋友都向她投了无比坚定的信任票,每人约出资10万新币支持她的开拓。而事实再次证明了林爱莲的卓越远见,公司于1998年开始赢利。在过去8年里,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以55%的平均速度增长,今年,他们的预计收入将翻4倍达到1.8亿美元。而公司股票也一路看涨,每股报价从2001年的19美分上升到最近的2美元。

如今,公司的业务已经扩展到了中国、印度、中东以及非洲等地,而凯发更凭借独到的眼光成为业内唯一一家提供完整的适用水解决方案的企业。“未来5年以30%的速度持续发展,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7亿美元。”这是林爱莲的目标承诺,也是她专注把公司发展成为液体处理专家的梦想,成就一个不仅是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水王国”。

Thaksin Shinawatra

他信

泰国连任总理

年龄:56岁

企业:创立西那瓦电脑公司,拥有泰国最大电信企业

财富:13亿美元

华裔背景:

他信中文名叫丘达新,是泰国第四代华裔。曾祖父1908年从潮州迁徙而来,母亲是梅州客家人,幼年到泰国。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说:“其中靠的就是客家人经商的良好品德,靠诚信发家。这是客家上祖传下的最宝贵遗产。”他还说自己崇尚儒家的忠和孝,忠于国家、人民,孝敬父母祖宗。作为华裔,他信非常重视对华关系,近几年来,他信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并希望加快东盟—中国自贸区谈判进程等。

创富传奇:

泰国人喜欢用“温文尔雅”、“学识丰富”、“能谋善断”、“长于交际”等词汇形容总理他信·西那瓦。

巨大的个人财富对于他信构筑一个全国政治网络是个关键的优势,那么他雄厚的资金从何而来?在他信刚从政时,很多人猜测他出身名门富豪之家,实际上他白手创业,10年间实现了从一个优秀警官到电信大亨,再到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的三步跳。

他信1949年出生在泰北清迈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966年考入曼谷警官学校,4年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获政府奖学金,赴美攻读,并获犯罪学博士学位,30岁那年回到泰国警察厅工作。

1983年,他信在妻子协助下开创了自己的“西那瓦电脑服务和投资公司”。1986年,泰国政府允许私人经营电信业,公司成为最先取得执照的私营电信企业。他信决定辞去警察中校的公职,专心经商。利用他在警察局的关系,他信辞职前就为自己的公司联系好了第一笔大生意—为泰国警察系统信息化改造提供电脑和软件。

随后,从传呼机到手机再到通信卫星,他信的西那瓦公司越做越大。公司1990年上市,几年后便基本垄断了泰国的电视卫星天线和移动电话行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已拥有4家上市公司中超过50%的股份,成为泰国首富,也是《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位“大亨”中唯一的泰国人。

受父亲影响,他信自幼抱负宏大,读小学时就曾问老师“有没有专修当总理的学校”。商界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使他满足,反而增强了他从政的信心。1994年到期年,他信历任外交部长、副总理等职务。为在政坛有更牢固的根基,他信于1998年7月14日创立了泰爱泰党,以优惠条件将其他政党的许多骨干和议员吸纳到自己旗下,使泰爱泰党的影响迅速扩大。2001年初,他信当选总理,并于2005年获得连任,创造了1932年泰国制定第一部宪法后首位民选总理顺利完成4年任期及同一政党连续执政两项纪录。

在第一届总理任期内,他信用商业办法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方面的大胆举措,其中包括“亚洲合作对话”、“东南亚大陆发展经济合作战略”,及美国指定泰国为其“非北约主要盟国”,这些使他信成为了全球瞩目的亮点。他在任期内还有很多与一般政治家不同的惊人之举,比如率领4万多民众创造了集体健身操世界纪录;为平息南部的暴力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项折纸鹤的祈求和平活动;在鸡肉宴上率先吃鸡肉帮助民众建立战胜禽流感的信心;为加快曼谷新国际机场的建设速度,在建设工地亲自为工人们下厨炒菜等等。这些身先士卒、形式新颖的亲民作风赢得了泰国民众推崇。

由于之前成功的商界经验,他信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发展战略,称为“他信经济学”。在他信领导下,泰国经济走出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萧条状态,正以年增长率6%的速度稳步增长。还提前两年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3亿美元的债务。

在他信主政期间,泰中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全面、顺利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果。

东南亚华商的“赢”精神

1.善观时变,把握机会。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时代变革中预测发展方向,掌握住发展先机,并能将危机变成转机,努力地拓展赚钱的机会。从而能够在异常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借机来发展和壮大自己。

2.诚信为本,信义为先。东南亚华商多由闽南、潮汕迁徙而来,当地风俗提倡“利从诚中来,誉从信中来”。以诚为本,才能获得信用;在信任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是华商能够在商场中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敢拼爱赢,永不满足。华商在迁徙地初期往往一无所有,他们有着永不满足的强烈的致富观念,具有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并且敢于冒险犯禁、勇于进取和积极开拓。从而能够开疆拓土,进入常人不敢涉足的高利润领域。

4.稳扎稳打,重视理财。华商多是白手起家,往往从小本生意做起,一点一滴地赚钱,故能勤俭节约,有了一定积蓄,就及时扩大再生产,滚动发展建立起庞大的产业。

东南亚有哪些著名华商?这些人的祖籍是中国哪里的?

《福布斯》东南亚富豪排行榜前10名

其中这些都是客家人和潮汕人(5苏宵明 6李成伟)

排名 名字 净资产(美元) 国籍 年龄 企业

1 郭鹤年(华裔) 53亿 马来西亚 82 郭氏集团

2 阿南达 51亿 马来西亚 67 明讯通讯公司

3 郭令明(华裔) 40亿 新加坡 64 丰隆集团

4 黄志祥(华裔) 32亿 新加坡 77 信和集团

5 苏旭明(华裔) 30亿 泰国 60 TCC集团

6 李成伟(华裔) 27亿 新加坡 74 华侨银行集团

7 林梧桐(华裔) 26亿 马来西亚 87 云顶高原赌场

8 郭令灿(华裔) 24亿 马来西亚 64 丰隆集团

8 黄祖耀(华裔) 24亿 新加坡 76 大华银行集团

10 黄惠忠(华裔) 23亿 印尼 64 Djarum香烟集团

一代接一代的华商成为东南亚的财富引擎。

上百年来,华商仿佛是永不知疲的发动机,为东南亚的繁荣起着关键作用。在9月发布的“《福布斯》东南亚富豪排行榜”中我们看到,上榜40人中有近30位华人,占据近3/4席位,而前十名中更是有九位都是华人。

他们中有郭鹤年这样影响东南亚经济走向的商界豪贾,也有他信这样推动亚洲和谐发展的政界精英;有陈永栽这样征战沙场多年的老企业家,也有林爱莲这样年轻有创造力的新晋后辈。

华商初期进入东南亚主流社会的道路极为艰辛,能长期留存并打入国际舞台的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各选择一位有代表性的华裔富豪传奇故事呈现给读者,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一方面缘于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和对历史机遇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也缘于严格家庭教育的熏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崛起,与中国血脉相联、语言互通的东南亚华商也将有更大的舞台来表演。他们也是一支启发中国内地企业更快、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商业社会的力量。

Robert Kuok

郭鹤年

东南亚首富

年龄:82岁

企业:郭氏集团董事长

财富:53亿美元

华裔背景:

郭鹤年祖籍中国福建福州。父亲郭钦鉴1909年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白手起家。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郭鹤年继承了中国人刻苦耐劳、节俭简朴、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郭鹤年多次强调:“母亲对我今天的成就功劳甚大,也是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郭鹤年把投资重点放到了故土中国,同时热心公益,向“希望工程”捐赠5000万元。他曾表示:“我的心分成两瓣,一瓣是爱我生长的国家,一瓣是爱我父母生长的家乡。”

创富传奇:

从25岁开始创业到现在依然“退而不休”的郭鹤年,一手创建了一个集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保险、传媒一体的庞大商业王国,横跨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拥有香格里拉酒店和香港《南华早报》这些著名品牌。他被形容为最广为国际社会认识的马来西亚人。郭鹤年经历了上世纪商界所有的风云变幻,其间既有难得一见的发展契机,也有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对此,郭鹤年的看法是:“危机就是机会。一名生意人必须保持对时势的敏感与警觉。”

上世纪40年代后期正值二战后百废待兴的复原期。1948年郭鹤年自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不久后,便在新加坡创办了利克务公司,主要是经营轮船航运及一般商务,自此他与船务业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

上世纪60年代是狂飙突进的时期,郭鹤年把父亲时代留下来的糖贸易生意发扬光大,赢得了“亚洲糖王”的美誉。他看准时机,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种植甘蔗,并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1970年,他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及投资白糖期货。至此控制马来西亚80%的原糖市场,并在世界白糖市场占有10%的份额。

上世纪70年代是开疆拓土的时期。从1971年开始,郭鹤年正式进军酒店业,投下一亿马币在新加坡设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之后,他更分别在不少国家的首都或大城市建立据点,从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济等一路延伸至中国内地。“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现在已成为国际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品牌。

上世纪80年代世界性经济不景,航运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货轮的货运量大减,使郭鹤年蒙受严重亏损。但80年代末投资中国的决定却为他创造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埋下了伏笔,他成为马来西亚企业进军中国内地的开路先锋,今日终得以分享最丰厚的回酬。15年来他累计投入了超过50亿美元,在北京投资建造最高档的写字楼国贸大厦、嘉里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并在中国内地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上世纪90年代是锦上添花的时期,郭鹤年将触角伸及传媒及影视业。他在香港的旗舰嘉里集团收购了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后又入主香港无线电视,使他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传媒大亨。

可以说,郭鹤年的成功之道是能捕捉到各个时代的经济增长热点,几乎每一个10年,郭鹤年都进军一个新的领域,不断地扩充他的商业帝国。郭鹤年过人的胆识、才能以及超强的判断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都使他成为了老一辈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Lucio Tan

陈永栽

菲律宾首富

年龄:71岁

企业:菲律宾联合2银行、菲律宾航空公司的董事长

财富:19亿美元

华裔背景:

陈永栽1934年出生于福建晋江,3岁跟着父母到菲律宾谋生。虽出身贫寒,但自幼秉承母训,喜爱钻研中华文化,从小就养成了学习中国诗词典籍的习惯,可以整篇背诵《孙子兵法》和《论语》,并常运用这一宝库中的哲理去处理面对的商业疑难,为他如今成为一名成功的儒商打下深厚的基础。目前中国内地是陈永栽的主要投资区域,分别集中在房产、金融、啤酒三大产业。他对海外华文教育倾注无数心血,近5年来,他已资助两千多名菲律宾华裔学生来华短期培训。

创富传奇:

陈永栽自小抱负非凡,立志自己创业。一边在烟厂当杂役,一边半工半读修完马尼拉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业后,20岁就牛刀初试创办了一家淀粉加工厂,这次尝试虽然失败,但他很快又站起来,借钱开办了一家化学制品公司,这后来成为陈永栽庞大事业的基石。

1964年,陈永栽创建福川卷烟厂,定位在受众广泛的中等香烟市场,并大胆把世界最先进的制烟生产流水线引进菲律宾。70年代末,福川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全菲最大的烟厂。从此,陈永栽把目光投向到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实业,凭着非凡的商业触觉和纵横捭阖的大手笔,建立起自己的烟草、啤酒、银行、航空、地产、炼油、旅游、建筑等产业王国,在东南亚、欧美、中国等地拥有百余家企业和物业,总资产近百亿美元。

陈永栽深谋远虑,敢于承担风险,善于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抓住商机。他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机会与风险同在,危机中蕴含无数商机。”1987年,香港回归谈判之际股市暴跌,不少香港工商界人士或观望或将资金转移到欧美。恰逢裕景花园地皮拍卖,陈永栽毫不犹豫斥资5亿港元投标中的,1994年,裕景花园价值已高达百亿港元,令商界同仁叹服。之后,他又相继在香港投资饭店、写字楼、商场、高级住宅、九龙城等项目,雪球越滚越大。

陈永栽个性豪爽,经常有出人意料的大决定。他常说:“人家不敢摸的老虎屁股我敢去摸。一件事不干则已,干必干好。”1995年,陈永栽收购连年亏损的菲律宾国有航空公司,他说,“菲航”代表菲律宾,不能垮,我要办好“菲航”,为菲律宾争光。此后陈永栽大刀阔斧地进行管理改革,注资40亿美元,陆续更新了40架飞机,并开辟了多条国际新航线,菲航终于从2000年开始扭亏为盈,陈永栽此举深受菲律宾人敬佩。

Olivia Lum

林爱莲

年龄:45岁

企业:新加坡凯发集团总裁

财富:2.4亿美元

华裔背景:

1961年生于马来西亚的林爱莲是个华裔孤儿,一位好心的华裔老妇人收养并用爱培养出热爱生活、坚强好学的她。直到今天,林爱莲仍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最大的开销,是在资助退休老人、儿童和教育方面的慈善事业。她领导的凯发集团也在不断推进中国内地资源型缺水城市的水资源再生项目。从最初让婆婆住上大房子单纯的愿望到如今推动“水资源再生”的宏景,齐家济世的华人企业家情结在林爱莲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创富传奇:

出身贫苦、富有远见、以2.4亿美元资产总额被《福布斯》评为东南亚第一女富豪……这一系列的关键词使林爱莲的故事迅速在全球华人圈子里被演绎成励志传奇。扭转逆境、把握机遇、刻苦专注成就了她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转机。

随着世界多个地区对水处理解决方案拥有的强劲需求,如今,林爱莲亲手构筑的“水处理”公司凯发(Hyflux)已成为新加坡最大的水处理公司之一,自2000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一直成为股市热捧股。其实,所有的成功,在林爱莲看来,全然是一次“远见”赌未来的孤注一掷。

半工半读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林爱莲进入当地一家荷兰药剂公司当药剂师,拿着优厚的薪水也有着可以预见的职业未来。工作3年后,眼光敏锐的林爱莲认定废水再生市场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毅然放弃了年薪4万美元的稳定工作,卖掉房子和汽车,以1.2万美元创立了以提供净化废水系统为主要业务的凯发集团。“我当时并没有什么商业计划,但我知道水是一个好生意。”或许是童年储蓄雨水的艰难记忆更坚定了她的行动决心。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3人,而当时在新加坡该行业有20家公司。为了突围,林爱莲决定专注于利用膜技术的废水净化。她亲自骑着摩托车,顶着炎炎烈日,奔波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挨家挨户、逐个工厂推销自己公司的过滤器和水处理柔化剂。

1992年,林爱莲意识到公司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以谋求发展,凭借自身作为华裔的背景和出色的中文,她聪明地开始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当时,包括大学读书时候的导师的10位朋友都向她投了无比坚定的信任票,每人约出资10万新币支持她的开拓。而事实再次证明了林爱莲的卓越远见,公司于1998年开始赢利。在过去8年里,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以55%的平均速度增长,今年,他们的预计收入将翻4倍达到1.8亿美元。而公司股票也一路看涨,每股报价从2001年的19美分上升到最近的2美元。

如今,公司的业务已经扩展到了中国、印度、中东以及非洲等地,而凯发更凭借独到的眼光成为业内唯一一家提供完整的适用水解决方案的企业。“未来5年以30%的速度持续发展,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7亿美元。”这是林爱莲的目标承诺,也是她专注把公司发展成为液体处理专家的梦想,成就一个不仅是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水王国”。

Thaksin Shinawatra

他信

泰国连任总理

年龄:56岁

企业:创立西那瓦电脑公司,拥有泰国最大电信企业

财富:13亿美元

华裔背景:

他信中文名叫丘达新,是泰国第四代华裔。曾祖父1908年从潮州迁徙而来,母亲是梅州客家人,幼年到泰国。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说:“其中靠的就是客家人经商的良好品德,靠诚信发家。这是客家上祖传下的最宝贵遗产。”他还说自己崇尚儒家的忠和孝,忠于国家、人民,孝敬父母祖宗。作为华裔,他信非常重视对华关系,近几年来,他信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并希望加快东盟—中国自贸区谈判进程等。

创富传奇:

泰国人喜欢用“温文尔雅”、“学识丰富”、“能谋善断”、“长于交际”等词汇形容总理他信·西那瓦。

巨大的个人财富对于他信构筑一个全国政治网络是个关键的优势,那么他雄厚的资金从何而来?在他信刚从政时,很多人猜测他出身名门富豪之家,实际上他白手创业,10年间实现了从一个优秀警官到电信大亨,再到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的三步跳。

他信1949年出生在泰北清迈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966年考入曼谷警官学校,4年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获政府奖学金,赴美攻读,并获犯罪学博士学位,30岁那年回到泰国警察厅工作。

1983年,他信在妻子协助下开创了自己的“西那瓦电脑服务和投资公司”。1986年,泰国政府允许私人经营电信业,公司成为最先取得执照的私营电信企业。他信决定辞去警察中校的公职,专心经商。利用他在警察局的关系,他信辞职前就为自己的公司联系好了第一笔大生意—为泰国警察系统信息化改造提供电脑和软件。

随后,从传呼机到手机再到通信卫星,他信的西那瓦公司越做越大。公司1990年上市,几年后便基本垄断了泰国的电视卫星天线和移动电话行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已拥有4家上市公司中超过50%的股份,成为泰国首富,也是《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位“大亨”中唯一的泰国人。

受父亲影响,他信自幼抱负宏大,读小学时就曾问老师“有没有专修当总理的学校”。商界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使他满足,反而增强了他从政的信心。1994年到期年,他信历任外交部长、副总理等职务。为在政坛有更牢固的根基,他信于1998年7月14日创立了泰爱泰党,以优惠条件将其他政党的许多骨干和议员吸纳到自己旗下,使泰爱泰党的影响迅速扩大。2001年初,他信当选总理,并于2005年获得连任,创造了1932年泰国制定第一部宪法后首位民选总理顺利完成4年任期及同一政党连续执政两项纪录。

在第一届总理任期内,他信用商业办法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方面的大胆举措,其中包括“亚洲合作对话”、“东南亚大陆发展经济合作战略”,及美国指定泰国为其“非北约主要盟国”,这些使他信成为了全球瞩目的亮点。他在任期内还有很多与一般政治家不同的惊人之举,比如率领4万多民众创造了集体健身操世界纪录;为平息南部的暴力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项折纸鹤的祈求和平活动;在鸡肉宴上率先吃鸡肉帮助民众建立战胜禽流感的信心;为加快曼谷新国际机场的建设速度,在建设工地亲自为工人们下厨炒菜等等。这些身先士卒、形式新颖的亲民作风赢得了泰国民众推崇。

由于之前成功的商界经验,他信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发展战略,称为“他信经济学”。在他信领导下,泰国经济走出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萧条状态,正以年增长率6%的速度稳步增长。还提前两年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3亿美元的债务。

在他信主政期间,泰中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全面、顺利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果。

东南亚华商的“赢”精神

1.善观时变,把握机会。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时代变革中预测发展方向,掌握住发展先机,并能将危机变成转机,努力地拓展赚钱的机会。从而能够在异常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借机来发展和壮大自己。

2.诚信为本,信义为先。东南亚华商多由闽南、潮汕迁徙而来,当地风俗提倡“利从诚中来,誉从信中来”。以诚为本,才能获得信用;在信任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是华商能够在商场中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敢拼爱赢,永不满足。华商在迁徙地初期往往一无所有,他们有着永不满足的强烈的致富观念,具有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并且敢于冒险犯禁、勇于进取和积极开拓。从而能够开疆拓土,进入常人不敢涉足的高利润领域。

4.稳扎稳打,重视理财。华商多是白手起家,往往从小本生意做起,一点一滴地赚钱,故能勤俭节约,有了一定积蓄,就及时扩大再生产,滚动发展建立起庞大的产业。

"他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都是什么?

泰国人喜欢用“温文尔雅”、“学识丰富”、“能谋善断”、“长于交际”等词汇形容他信。他信1949年出生在泰北清迈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966年考入曼谷警官学校,4年后获政府奖学金赴美攻读,获得犯罪学博士学位,30岁回到泰国警察厅工作。1983年,他信在妻子的协助下开创了自己的“西那瓦电脑服务和投资公司”,1986年,泰国政府允许私人经营电信业,他信成为第一个取得执照的私营电信企业的老板。他决定辞去警察中校的公职,专心经商。随后,从传呼机到手机再到通信卫星,他信的西那瓦公司越做越大。公司1990年上市,几年后便基本垄断了泰国的电视卫星天线和移动电话行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已拥有4家上市公司中超过50%的股份,成为泰国首富,也是《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位“大亨”中惟一的泰国人。受父亲影响,他信自幼抱负远大,读小学时就曾问老师“有没有专修当总理的学校”。商界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使他满足,反而增强了他从政的信心。1994年以来,他信历任外交部长、副总理等职务。2001年初,他信当选总理,并于2005年获得连任,创造了1932年泰国制定第一部宪法后首位民选总理顺利完成4年任期及同一政党连续执政两项纪录。

在第一届总理任期内,他信用商业办法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方面的大胆举措,其中包括“亚洲合作对话”、“东南亚大陆发展经济合作战略”及美国指定泰国为其“非北约主要盟国”,这些都提升了泰国的国际地位。使泰国民众为之骄傲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干事长出自泰国。目前,他信力挺的泰国副总理素拉革是下一届联合国秘书长的最热门人选。由于之前成功的商界经验,他信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称为“他信经济学”。在他领导下,泰国经济走出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萧条状态,正以年增长率6%的速度稳步增长,还提前两年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3亿美元的债务。他信还十分注重泰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自上台以来,他致力于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受到草根阶层的拥戴,因此才会出现今年“倒他”期间泰国农民骑着大象走上曼谷街头力挺他信的一幕。有评论还认为,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退出政坛第一线后,他信可能会成为东南亚的新领袖。很多媒体说,他信管理国家的风格像一个企业的CEO。除此之外,他信还有很多与一般政治家不同的惊人之举,比如率领4万多民众创造了集体健身操世界纪录;为平息南部的暴力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项折纸鹤的祈求和平活动;在鸡肉宴上率先吃鸡肉帮助民众建立战胜禽流感的信心等等。这些身先士卒、形式新颖的亲民作风赢得了泰国民众的推崇。